在外貿交易中,商業發票不僅是結算工具,更是報關、結匯和退稅的重要依據。然而,很多企業在操作中習慣“差不多”,導致小錯誤變成大問題。
一、發票與合同必須一致
發票金額、幣種、條款需與合同完全對應。如果兩者出現差異,銀行在審核結算時會要求修改,容易耽誤收款。
二、貨描要精確而不含糊
例如“plastic goods”這樣的籠統描述,在報關時容易被海關要求補充說明。精確的品名既有利于通關,也能減少查驗率。
三、注意日期和簽字
一些國家對發票日期有嚴格要求,必須在提單前開具,并由授權人簽字蓋章。小細節往往決定清關是否順利。
四、企業經驗分享
在青島、天津等口岸,因發票信息不一致而退單的情況時有發生。有經驗的企業會在貨物出運前安排專人逐項審核,建立“發票校對流程表”,大幅度減少錯誤。
結語
商業發票雖只是外貿操作中的一份文件,但它的重要性遠超許多人的想象。外貿人需要養成嚴謹的習慣,讓每一張發票都能經得起海關和銀行的審核。